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一段【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的“满工对唱”,经过严凤英与王少舫的首唱,已从舞台到银幕,从村野到都市,从剧坛到歌坛,从海内到海外,唱个无止无休。她是黄梅戏的一只信鸽,也是一个缩影。所以,人们提起安徽,就想到了“二黄”:黄山和黄梅戏,且将其并称为“安徽二黄”。虽不知源出何时、何处,但却早已在民间流传。改革开放以来随著旅游事业日益兴盛,黄梅戏声誉日益扩大,文化与经济的合作日益紧密,这个新词也流传益广,出现频率益高。
也许是因为黄山美、黄梅香,黄梅戏艺术家们总想在艺术作品中让“二黄”融美集秀,尤其是黄梅戏电视剧正有此优势。於是,【啼笑姻缘】将樊家树的家由杭州移到了黄山,以展示了黄山美色与人物胸怀。更有【黄山情】写的就是黄山姑娘山妹见仪救忠良之后为“私生”招来屈辱与苦难,而后终见天日。整个戏就在黄山拍摄,美景纯情雅曲交相辉映,加之黄婉秋与
黄新德的生动表演,真是金“黄”一片,喜获大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二黄”,一个是自然景观,一个是文化品牌,他们如郎似妹,自应可成为安徽形象;而对八方来客来说,既赏绝景,又闻妙曲,也当令人心醉。
然而,黄山,她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女神。早在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就评赞黄山:“五岳游归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她集天地之灵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赢得世人仰慕,扬名四海。黄梅戏呢?1952年以前尚未正名,只是一个局限在安庆地区活动的地方小剧种,如今怎麼竟和黄山比肩?又如何在中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一跃而为与早负圣名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有人说,她是“暴发户”“幸运儿”,是“流行剧种”。对她的生存、变革、发展,以及在戏曲普遍处於困境中还能有声有色、常露峥嵘,人们在赞叹声中也有著疑议:难道真的是天上仙女传来的妙乐吗?其实,黄梅戏也是凡胎俗骨,而且还像七仙女唱的那样,“小女子也有伤心事”呢。
我们将以浅薄所知、诚挚之情,来说一说黄梅戏的故事。这个故事将要从二百年前开始,一直说道2003年。
------选自【中国国粹艺术读本—黄梅戏】前言。由吧友‘安徽安庆黄梅戏’打字嵌入
外加说明:【中国国粹艺术读本—黄梅戏】於2008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主编:白庚胜 编写:杨庆生 金芝
网址:
http://www.cfla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