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安徽淮北的“一杯茶”调解法正是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向下扎根,从“根”上汲取营养;向上生长,呼应时代需求。从这“一杯茶”里,可以品出多重滋味。
“一杯茶”调解法脱胎于当地历史悠久的“茶馆说理”传统,是从传统文化中自然生长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和为贵”,“一杯茶”调解法正是践行“和为贵”的理念,既解决争端又不丢面子,息诉又息怒,把解决矛盾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茶馆说理”之所以能延续至今,说明这一方式符合基层实际,为百姓所接受。“一杯茶”调解法继承了“茶馆说理”的传统,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支撑,让调解更加科学、高效。
这“一杯茶”能够氤氲清香、历久弥新,还因为它符合社会治理的理念。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政策思路在社会领域的一次全面提升。
基层事务千头万绪,如果政府包揽一切,管不了,也管不好,往往会陷入“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尴尬局面,社会矛盾更是按了葫芦起了瓢。因此,社会治理要从过去政府一元化管理体制转向政府与各类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协同治理体制,推动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包括“一杯茶”调解法在内的来自基层群众的创造,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大有可为,值得推广。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对于“一杯茶”调解法的总结和推广,对群众首创精神的支持与引导,正是淮北市活学活用“枫桥经验”的结果。当基层的活力被唤醒,基层社会治理就会逐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生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原著:安徽日报)